在知乎上看过这么一句话:考研就是在黑屋子里洗衣服,只有进入考场后你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没有洗到。谁用的洗衣机,谁没放洗衣粉。
所以,在考研的备考过程中,我们不能料到的是结局。我们能做的,是不停地努力去学习,希望能够离上岸越来越近!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复习的时候,效率不是很高。
那么该如何复习?
只有一直保持在好的状态下,才能够让复习有质量。
01、心态宜紧不宜松
之所以把“心态”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往年很多小伙伴都是在心态上出问题的,千万不要绝的时间多,就在刚开始的时候松懈。而且过度的放松,容易作息不规律。
晃来晃去,时间就没了,到即将考试的时候,才发现该学的知识没学,已经与其他同学拉开的相当的距离,徒增烦恼。
在复习后期,很多考生认为提高不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松,产生懈怠心理。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懈怠心理也是要不得的。临阵擦枪,不快也光,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也许提高不了多少,如果放松了很可能“大意失荆州”。
特别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点面结合,查漏补缺,千万不能出现“东看看、西摸摸又无从下手”的情况。
因此,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调整心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好。每当心态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有多渴望上目标院校?有多想考上目标院校?
02、辅导书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大家都离不开参考书。考研复习的第一步便是选择目标院校,购买参考书目。
这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选择时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要一听到别人在看某书就立刻改变自己的计划。
很多同学有疑问用哪些辅导书,到底哪本教材好?这个时候有些小伙伴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有些同学疑惑自己选的教材是否最适合,这就要看自己的能力范围,难度要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
同时,要提醒大家的是:辅导教材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材有一两本即可,但一定要反复看,吃透了才是好的。真题类书要有一本,市面上的大同小异,区别不大。模拟题类的书籍,选择一两本即可,不用多了。
当然了,选择题目类的书籍时,一定要翻翻后面的解析,你能看懂,看着舒服的,才是最适合你的。
如何选好考研辅导书?
涉及真题,要看它是否深入。对于涉及真题的参考书,要看它对真题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解析是否到位,解析的方法是否巧妙得当、直观明了。
对于技巧的总结,主要是看技巧有没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不是在训练和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还要特别注意练习题的选材是不是符合标准。例如,阅读理解的文章长度是否适中,考研阅读理解的文章通常都在400词
03、复习是为了效率
在复习的时候,将知识点与做题结合起来才更有效率。
要不断的尝试着用所学知识来解题。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识,二是能够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以防学了知识不用,还是老思维。
基础阶段做题,一定要细致、认真、规范。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知识与解题方法。把题目蕴含的知识点都复习一遍,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复习的知识点。
一定要注重做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04、简单题细研究,复杂题多练
说到题目的复杂性,越是简单的题越容易被忽视。而恰恰是这些简单的题,占的分值的比重和准确率比较高。应该被大家在基础阶段重要起来。
理由有二:一是它简单,干扰少,所以你可以理清思路;二是它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一个知识点,这样非常有利于对知识的复习与理解。
而复杂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甚至还会夹杂其它的陷阱,这样的题接近考试,应该将其视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因此,对于复杂题,建议小伙伴们在基础阶段可以适当的做一做,就当做对阶段学习的整体检验即可。
05、复习节奏在于连续,而不在于突进
考研的过程,要求稳。要有计划的进行复习。
备考时间有限,复习节奏一定要掌握好,且不能间断,这样连续的有计划的进行,在稳中求胜,才是最好的复习节奏。
因此,建议大家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最好够做的细致一些,可以按着知识模块来安排学习的进度,力争做到即使只有5分钟,也能复习一些模块内容,也能有效推进复习进度。
今天的干货分享就到这了,21考研er,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