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盘点初试占总分比重为70%的院校

炳哥经济学 2020-10-09 09:47:22

9月下旬,各高校陆续公布了2021年招生简章,简章告知了招生人数、招生专业、报考条件等关键信息,还提到了复试时间,众多高校的复试时间在3-4月进行,复试内容一般为专业知识、外语及综合能力,复试方式为面试与笔试相结合或面试。

复试作为整个研究生考试阶段的一部分,也是不可以忽视的,很多同学以为12月的初试过去就万事大吉了,还没想到后面还有更严苛的复试在等着。


不同学校在统计考生成绩时,初复试成绩占比不同,有些学校的初试占比能到达70%,有些可能只有50%。如果报考初试占比达到70%的院校,那么初试就得加把劲,考高分,因为如果初试成绩不高,那么在复试逆袭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下面给同学们盘点下初试成绩占比为70%的院校(因为大部分学校没有公布2021年的初试占比情况,暂时以2019年的为标准。)

 

上海财经大学


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初试成绩/5*70% 复试成绩*30%。

 

对外经贸大学


初试、复试的成绩(转化为百分制)原则上按7:3的比例加权相加,得出总成绩,并排名次,根据招生计划差额录取。

 

辽宁大学


初试满分为500分的专业总成绩计算方式为:初试总分/5*0.7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0.3。

 

南京财经大学


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满分)×100×70% (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满分)×100×30%

 

北京工商大学


考生最终成绩为统考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30%。

 

西南财经大学


初试满分为 500 分的专业:(初试总分÷5)×70% 复试成绩×30%。

 

东北财经大学


总成绩计算公示:


一志愿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折成百分制)×70% 复试成绩×30%;

 

首都经贸大学


按照考生总成绩(初试和复试加权成绩)由高至低排序作为拟录取依据。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平均分(折合为百分制)*初试成绩权重 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初试权重70%,复试权重30%

 

浙江财经大学


复试总成绩为100分,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30%,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总成绩=初试总分÷3×初试权重+复试成绩×复试权重。

 

北京大学

 

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复试成绩总分:100分,60分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河北经贸大学

 

总成绩=(初试成绩 初试加分)*70% 复试成绩*30%

 

山西财经大学

 

总成绩=初试成绩/500(或300)×100×70% 复试成绩/200(或300)×100×30%。

 

东南大学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按满分 150 分折算)*70% 复试成绩(满分 150 分)*30%

 

中央民族大学


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满分300分除以3)×7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30%。

 

南京邮电大学


综合总成绩=(初试成绩÷3×0.7) (复试成绩÷2.5×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总成绩=初试成绩(百分化)×70% 复试成绩(百分化)×30%,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扬州大学


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 )计算方式为:综合成绩=初试成绩总分÷3×70% 复试成绩÷1.5×30%

 

湖北大学


总评成绩=100×70%×(初试成绩/初试满分) 30%×(复试分项成绩1×权重 复试分项成绩2×权重 复试分项成绩3×权重)。

 

中南民族大学


入学总成绩=(初试总成绩÷A)×70% 复试总成绩×30%(当初试总分为500分时,A=5;当初试总分为300分时,A=3)

 

武汉理工大学

 

总成绩=初试成绩之和/3*70% 复试成绩*30%。

 

湘潭大学

 

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B和初试成绩A(换算成百分制后所得分数)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其中初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7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30%。初试总成绩(换算成百分制)= A


复试成绩B = B1(专业笔试成绩)*20% B2(思想政治理论)*10% B3(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20% B4(综合面试成绩)*50%总成绩C = A*70% B*30%

 

西北师范大学


录取排序成绩=初试成绩总分÷3 x0.7+面试成绩x0.3

 

如果关于择校、备考犹豫不决,院校排名、报录比等详情不了解,添加枫哥微信(备注公众号),获得枫哥1V1咨询,免费领取40 所院校详情及高分攻略视频。

 

 

想要获取更多经济学资讯,请关注“炳哥考研经济学”公众号

 

 

进入21经济学交流群,研友互动交流,备注公众号

 

 

进入22经济学交流群,研友互动交流,备注公众号

  

 

 

热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