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30天,如何复习效果最好

炳哥经济学 2020-11-24 09:52:31

离21考研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可能你也没想到,怎么一下子就只剩30天了。

30天能改变什么?

 

最后30多天实现从0到1的突破,对于考名校的人来说,很难。最后可能就是花了100多块钱买了两日游的门票。

但是如果你前期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只是最后一个月时间缺乏继续下去的动力,那一定要坚持下去,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100分很难做到,但是提升20-30分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最后30天有最后30天的学习方法,到了最后30天千万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这时候要懂得抓重点,适时舍弃。


下面将从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方面进行讲解。

 

政治上

 

在最后30天,政治是最好拿分的科目,本来很多人就是把政治放在10-11月份开始复习,所以即使只剩一个月,也不要太过焦虑,最重要是要刷题 看错题 背押题卷 掌握模板


所谓得选择题得天下,政治的选择题占据了考研一半的分数,而且相比主观题更好得分,所以考场上选择题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正确率。


选择题可以刷肖8或者涛8选择题部分,每天都要刷题,保持手感,同时吃透做过的题,把做过的题涉及的知识点整理出来背诵,如果没时间整理肖八知识点,可以进群找管理员掌小d领取肖八电子版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21经济学交流群

备注公众号

领取肖八背诵版电子资料


分析题建议多背背肖四的大题,毕竟肖秀荣老师在考研政治领域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如果你跟着培训机构或者信任某个其他的老师,可以背背他的押题卷,但其实大题每个老师都压的差不多。


英语上


单词每天都要背,单词是英语之基,但是现阶段就不要拿着一本红宝书从abandon开始背,重点是背阅读中出现的词汇。

张剑的黄皮书后面都会附录阅读词汇,可以背这上面的词汇。

英语阅读是拿分的关键,所以阅读一定不要拉下,做近5~10年的真题,搞懂每道题的出题点以及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同时搞清楚英语阅读的题型和应对技巧,其实英语阅读题型无非主旨题,推理判断题,细节理解题,词汇题,态度题等几类。


每次做完之后弄清楚做错的原因,不要在意得分。


新题型比较简单,也比较好拿分,掌握新题型的几种类型,逐个攻破,归纳新题型解题技巧。


完型填空分值少,题目多,如果没时间可以不用做,适时放弃。


其实在做阅读的时候就是在翻译句子,如果时间紧急,也可以不在翻译上面花太多时间


之前没有多花时间在练习写作上,现在想速成的同学就主要靠背作文模板了。但不管你背的模板怎么样,至少要将模板背到位,不能上了考场上写个模板都写错。


如果是自己真正动手练过作文的同学,现在也应该已经总结了适合自己风格的写作框架,比如每种主题作文的第一段怎么开头、第二段怎么描述、第三段怎么结尾。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继续进一步下笔练习,然后进一步巩固记忆框架。

 

数学上


相信很多同学都不是这最后30天才开始复习数学吧。如果是,那敬你是个壮士。


很多人应该把考研复习一半的时间都放在数学上了吧,攻克数学这座大山就胜利了一半。


现阶段数学不要在偏求难题怪题,需要回归基础,做到尽量把基础分拿到手。数学这种学科,一旦脱离基础,就是一片废墟。


想做难题之前,先扪心自问下,公式、定理都掌握准确了吗


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比的是谁在规定时间内拿到更多的分数,不是奥数比赛,比谁更聪明,做出更多难题。


最后30天要做的就是刷真题,依据真题的要求去查漏补缺,针对性提高自己的分数。刷的真题最多越好,最好一天一套,保持做题的手感,同时真题刷得越多,掌握的套路就越多。


现在做真题分数不高不要紧,最重要是找到问题所在,做完一套数学题之后一定要及时总结错误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还是因为粗心算错。


如果想让平时的成绩接近考试状态,在平时练数学题的时候一定要模拟考场进行训练,找到考场做题的感觉。


如果基础确实比较差,就以把题目做出来、吃透为主,等手感上来了再掐时间做。


有时间可以做一些合工大或者李林的模拟题。

 

专业课上


经济学专业课知识点相对较“杂”的。目前,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对大部分单个零散的知识点都已经很熟悉了。此时,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将散乱在脑海中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答题过程中才能够做到运用自如、游刃有余,才会在考场上胸有成竹。


如何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


1.目录法,打开教材的目录,看到目录了根据目录去联想每一个目录下面所讲的具体内容,通过这种放电影式的联想方式查缺补漏,对于能够很容易回忆的知识点,就直接跳过去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没有回忆出来的知识点,做出重点标记,后期重点攻破。


2、拓展法,看到一个知识点,我们应该去思考该知识点会涉及到哪些考点,会考哪些考题,会考什么题型,尽可能多地去拓展相关的东西。


其次,当我们系统掌握了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之后,之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如何答题”,10分的简答题以及30分的论述题如何作答、答多少才能够恰到好处。


关于具体每个题型的答题技巧可以点击经济学高分答题技巧,实现从90分到120分的跨越查看。


最后重视真题的作用,当大家对课本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的时候,一定要去结合真题,仔细咀嚼。一方面,能抓住院校的命题规律,每个学校的经济学专业课都有各自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的特点就完全体现在历年真题上;


另一方面,了解到课本考点难点及命题方式等,从教材中找到真题的大致出处,从而了解考题大致范围。对于真题,一定要去独立作答,从最早年份的真题开始,一边做题一边参照标准答案了解清楚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最后,考研这三十天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感冒着凉,身体一旦不舒服非常影响复习进度。同时要调节好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平常心去对待。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运动,无需太过激烈,比较推荐的是去操场跑跑步,慢跑即可,同时注意饮食合理,保证睡眠。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这三十天,坚持下去,不要临阵退缩!

 

如果关于择校、课程有兴趣的,可以添加枫哥微信,备注公众号

 

 

想要获取更多经济学资讯,请关注“炳哥考研经济学”公众号

 

 

 进入21经济学交流群,研友互动交流,备注公众号

 

 

热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