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考点 | 西医临床考研内科学总结(一)心肌病与心肌炎

西医唐子益 2020-07-07 17:12:45

1.扩心病(收缩不能心衰)

 

(1)心界向两侧扩大(全心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衰 不会出现奇脉=扩心病(注意与心包积液鉴别,通过有无奇脉来鉴别)

 

(2)首选确诊(最有价值):超声心动图;

 

(3)扩心病 超声心动图经典表现:

 

(室壁运动普遍减弱 LVEF显著降低 左心室扩大为著 相对性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

 

(4)心电图:病理性Q波可见 但是少见;

 

(5)治疗原则:CRT的适应症??

 

收缩性心力衰竭 LVEF≤35% 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注意鉴别:

 

扩心病:室壁运动普遍减弱;

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减弱;

 

2.肥厚性心肌病(舒张不能心衰)

 

(1)先来说说机制:肥厚性心肌病主要是室间隔肥厚,但是室间隔肥厚不至于肥厚到把主动脉出口堵死,但是肥厚之后,使得血流动力学加快(产生漏斗效应:即液体从漏斗往下流,流经狭窄的地方,流速会变快),流速越快,负压效应越高,负压吸引使得二尖瓣前叶向室间隔靠拢黏在一起,引发流出道梗阻;当室间隔和二尖瓣贴在一起,引发流出道梗阻;

 

所以,为什么肥心病患者不使用洋地黄类和硝酸酯类药物?而首选B-受体阻滞剂?

 

解释:洋地黄是因为使得心肌收缩力增强,流速越快,越引起梗阻;硝酸酯类是因为加重前负荷不足;而B-受体阻滞剂负性变时,增加前负荷;负性变力,减轻漏斗效应导致的梗阻;

 

(2)重要体征:

 

牢记B-R拮抗剂、取蹲位使得杂音减弱,其余都是使得杂音增强的因素;

心电图:病理性Q波为其特征;

 

(3)首选确诊(最有价值):

 

超声心动图(可见SAM);超声心动图是临床最主要的诊断手段;心室不对称肥厚而无心室腔增大为其特征;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15mm;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前移(SAM);

 

(4)治疗原则首选B-受体阻滞剂;

 

3.限制性心肌病(无奇脉)

 

4.病毒性心肌炎(病前上感史)

 

(1)好发年龄 好发于青少年(20-30岁)

 

(2)前驱感染史 发病1-3周前有上感史,后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症状;

 

(3)S1低钝或给出的体温与心率不相称

 

体温每升高1度,脉搏增加约10次/分为相称,否则为不相称;

 

(4)心电图可见病理性Q波;

 

总结

 

三大心肌病都没有奇脉的出现;除了限制性心肌病没有病理性Q波的出现,扩心病、肥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都可以出现病理性Q波,但是扩心病少见病理性Q波,而肥心病出现病理性Q波为其特征!

热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