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临床考研内科学总结(三)心包炎 心包积液

西医唐子益 2020-07-09 10:25:14

心包炎 心包积液

1.急性心包炎

(1)急性心包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

(2)急性心包炎最具诊断价值的体征为心包摩擦音;

(3)心电图特点:除aVR和V1导联以外的所有常规导联可能出现ST段可见呈弓背向下型抬高;

(4)超声心动图可以确诊并判断积液量;心包穿刺的指征主要是心脏压塞;

(5)9版新增图表(常见心包炎的鉴别与治疗)(建议掌握)

主要关注发热?胸痛?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量?

注:心包摩擦音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屏气(屏住呼吸)看能否听及摩擦音;

2.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

全心衰 心界向两侧扩大 奇脉(吸停脉,脉搏随呼吸强弱不等)=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

注:病例分析题不会直接告诉你患者奇脉,而是通过说 脉搏随呼吸强弱不等;或者是说 吸气时脉搏减弱或者消失(吸停脉),来暗示患者存在奇脉!!

就像病例分析题如果想告诉你患者房颤的话,一般是通过脉搏短绌这个点暗示你,就是会给出患者的脉率和心率,但是脉率小于心率,这需要细心审题!!房颤三联征还有两个点:S1强弱不等,心律绝不规则!!

(1)心包积液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最为突出的症状;

体征:心音低而遥远;

Ewart征(心包积液征):积液量大时可于左肩胛下出现叩诊浊音,听诊闻及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此乃左肺组织受压所致;

大量心包积液可使收缩压减低、而舒张压变化不大,脉压变小;还可出现奇脉;

注:心包积液、心脏压塞的患者一般都有脉压变小的表现,就是脉压显著减少,脉压正常值一般30~40mmhg,如果患者血压90/80mmhg,脉压10mmhg,可以考虑了!!!

(2)心脏压塞

心脏压塞 Beck三联征:低血压、心音低弱、颈静脉怒张(静脉压明显升高);

可出现Kussmal征(吸气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

还可出现奇脉(吸气时桡动脉搏动显著减弱或消失,呼气时恢复);

(3)X线检查心影呈烧瓶状;

(4)超声心动图(首选确诊)

(5)治疗原则 心包穿刺引流是解除心脏压塞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3.缩窄性心包炎

(1)在我国,病因以结核性最常见;

(2)体征:心尖负性搏动,心浊音界可不增大或稍增大,心音清而遥远;通常无心脏杂音;心包扣击音;可有Kussmal征;可有奇脉;

(3)X线检查 多数患者有心包钙化;

(4)首选检查:超声心动图 可见室间隔抖动征

(5)治疗原则 心包切除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考点总结:

1.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管样呼吸音)可见于: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组织实变)、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肺内大空腔)、胸腔积液(压迫性肺不张)和心包积液(左肺受压、Ewart征)

2.奇脉(吸停脉)可见于:右心衰、大量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肺气肿、重症哮喘;

注:三种心肌病(扩心、肥心、限心)都不会出现奇脉;

3.扩心病和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的鉴别:

(1)共同表现:

a.均可由 全心衰的症状;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体循环淤血表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

c.心界向两侧扩大都常有;

(2)不同表现(两者最最最重要的鉴别点!!!)

a.扩心病无奇脉,大量心包积液有奇脉;

b.扩心病可在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二尖瓣、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而大量心包积液一般无心脏杂音,且心音低钝而遥远;

4.可表现为心界向两侧扩大的疾病:扩张性心肌病(发展为全心衰竭)、大量心包积液(发展为全心衰竭);

5.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和主动脉狭窄的鉴别:

鉴别点:

(1)肥心病常有遗传病史;既往父母发作过类似病史!

(2)肥心病有使杂音增强或减弱的因素(最重要的鉴别点)

口服硝酸甘油、正性肌力药物、做Valsalva动作取站位,杂音增强;

口服B-受体拮抗剂、蹲位,杂音减弱;

6.心脏听诊区

二尖瓣听诊区(心尖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

热门课程